【永不言敗】Pauline Davis-Thompson 由貧民窟抽著兩桶水跑出奧運金牌之路

運動筆記HK 編輯部
發表於2022/03/24
497次點閱
0人收藏
加入收藏

不知道運動對大家來說代表什麼呢?在巴哈馬,對許多貧困家庭的年輕人來說,田徑運動是擺脫貧困的方法之一。在 2000 年悉尼奧運會中奪得女子短跑 200 米金牌的 Pauline Davis-Thompson 在自己的著作 《Running Sideways》中提到,自己正是透過短跑來擺脫貧窮、性別不平等和種族主義等困難,希望國內不少年輕女性都追隨她的腳步,成為一名運動員!

    想辦法用自己所擁有的來應付一切

Thompson 從小已非常熱愛運動。小時候,她會與鎮上的孩子們在外面玩耍,更會爬上椰子樹摘下果實,再遞給另一個隊友,模擬接力跑的形式。她又會剪短頭髮與其他男孩一起踢足球,可是因為當時並不允許年輕女孩加入球隊,遂成性別歧視的犧牲品。

她是六個兄弟姐妹中的「大家姐」,Thompson 主要負責需要體力勞動的家務。那時她家裡沒有鋪設自來水,每當水桶空了,她就需要跑去政府水龍頭添水。但在路上,她經常會遇到對她窮追不捨的惡霸。她提到「為了不浪費任何一滴水,她會一直側身跑來保護手上的兩桶水」。

她那時已十分享受跑步「當自己跑步時會經常閉上眼睛,因為這樣才能專注於跑步的感覺。當接近最高速時,感覺就像在漂浮於空中,閉上眼睛才能確保自己保持腳踏實地。」

雖然當時鎮上的人都知道 Thompson 擁有跑步的天份,大家 ( 包括 Thompson 自己 ) 仍未意識到跑步可以改變她的生活,更不會知道她會成為一名優秀的短跑運動員,世界上更會有數以百萬計的人在電視機前觀看自己比賽。



Debbie Ferguson-McKenzie, Chandra Sturrup, Pauline Davis-Thompson, Eldece Clarke and Savatheda Fynes-Coke (左至右)



    初嘗榮耀之時刻

「當人們看到打扮光鮮的運動員時,他們看到的只是榮耀,只看到終點線。但我的道路往往是孤獨的,充滿了犧牲和自律。我自己一個離鄉別井到外國參賽,同時代表著巴哈馬,一個人走向世界。」她指出。

Thompson 在 1982 年被選中參加在巴哈馬舉行的 Carifta Games,這是她的第一場大滿貫賽事,可惜卻因嚴重流感而錯過了比賽。在次年的 Carifta Games 上,Thompson 最終獲得了 100 米和 200 米的銀牌。然而,牙買加獲得了大部分獎牌,在獎牌榜上輕鬆領先巴哈馬!她意識到兩個加勒比國家之間的競爭,當下 Thompson 決定不會再接受失敗!

她那永不言敗的性格鼓舞了整個團隊的士氣,最終他們在同年的中美洲和加勒比青少年錦標賽(Central American and Caribbean (CAC) Junior Championships )中取得成功,她分別在 100 米、200 米、400 米甚至跳遠項目中奪得金牌,巴哈馬隊以 14 枚金牌凱旋而歸!

這種精神在下一屆 Carifta Games 上仍然燃燒著。Thompson 在 200 米比賽中獲得金牌,在 100 米比賽中獲得銀牌,巴哈馬隊獲得 14 枚金牌,成功在獎牌榜上領先牙買加。從那以後,Thompson 在自己的職業生涯期間從未錯過參與 Carifta Games 。


    面對困難絕不退縮

儘管腿部筋腱拉傷,Thompson 還是得到了她第一個奧運會參賽資格。勤奮的她一邊在麥當勞工作一邊擔任酒店接待員以預備支付大學費用。那時,運動、工作及學習的壓力反而令她變得更好。Thompson 在面臨挑戰時從不退縮。 她與貧困、疾病、不平等和種族主義作鬥爭。 每當國家遇到困難時,她站了起來,讓她的國家感到自豪,最終成為冠軍。

「我一直都明白這一點:你必須更加成功才能引起關注,並跨越那些無形的界限。」她在書中寫道。在2000 年悉尼奧運會上,Thompson 苦等了九年,終於獲得奧運金牌,但她很快將其獻給了當時的總理,並說:「這枚勳章是獻給巴哈馬人民的。」她認為,比賽從來都不是一條直線,但她到達了夢寐以求的終點。證明了一個人在生活中如何開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結束。

Thompson 在一節目上帶出,希望年輕女性明白,生活不會是完美的。當跌倒時,要自己站起來,然後繼續自我推動。當遇到阻撓自己的聲音或障礙時,如何駕馭這些困難將會是決定日後取得什麼成就的關鍵。


資料、圖片來源:Flickr,Getty Images/Michael Steel